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發帖

台鐵│新臺中車站│已啟用

●位置:臺中市中區,台鐵臺中站旁

●設計者:臺灣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

●規劃內容:
臺中車站站體、轉運站、跨站頂棚及地下停車場
地面層為公車轉運站
地面二層為車站大廳、售票處
地面三層配置二島一岸壁式月台五股道
(月台設置鋼構雨棚,車站站體與轉運站屋頂採用鋼構造型雨棚)

●樓層數:地下一層、地上三層

●總工程經費:22億2126萬9634元

●目前進度:已啟用

●啟用日:2016年10月16日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TOP

〈藏風納氣,大鵬展翅─台中車站新站〉

台鐵台中車站新站隸屬「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CCL-731台中車站段主體工程」。這個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,北起台中市豐原車站,南至台中市大慶車站,全長約21.7公里。工程包含新建十座高架車站,各座車站主題清新,造型同中求異,其中台中車站新站扮演樞紐的角色,更強調現代化與國際化。若說台中車站舊站以古典精美引領風騷,台中車站新站則以動態自由來為現代城市風貌醍味。

開放、友善的聯盟策略

台中車站與台北、高雄、花蓮車站並列為台鐵四大特等站。身為台中地標,位於城市中樞位置的新舊火車站,將引領舊市區的更新活化與再開發。整體規劃建設的目標,包括積極運用允許開發強度與多元的土地使用;結合既有特色設施,成為鐵道文化園區;將新的車站形象與腹地中各幢建築物,共同形塑國際化與台中市門戶意象。

台中車站新站由站體、轉運站、跨站頂棚等所構成,為地下一層、地上三層的建築物;地面層為車站大廳,地面二層穿堂層與轉運站相互聯通,地面三層則配置二島一岸壁式月台五股道。由於舊站列屬國定古蹟,未來將轉變為鐵道文物藝術中心,原來人車雜沓的站前廣場將成為步行空間,並向東側擴展,通往新站二樓穿堂。夾在新舊站體間的舊月台,將轉變為展示用途,開放自由觀賞。地面層的商場則提供站區豐富的消費服務,整體氛圍將更開放而友善。

新站造型在不同面向均設計為正立面,象徵性的縫合車站前後的新舊都市樣貌。在配置上,新站與舊站互相退讓出中介廣場,以虛體串接建築物周邊空地,呈現尺度合宜而樣貌豐富的開放空間,這樣的公共性讓車站設施達到順暢續接都市街道活動的效果。




新與舊的世代傳承

新車站造型以水平線條為主,月台底層與遮陽雨棚之間,以鋼構架空騰出虛空間。立面以輕巧金屬拱表現垂直線條,頂層大型遮棚則設計為彎曲造型,以正面形象面對各路口,上緣細心加設玻璃垂幕,減少雨水潑進月台。老車站精美厚實,量體穩重沉靜,紅磚柱列與矩形開窗穿插,形成規律的垂直線條。為了延伸舊站第一、第二月台次序,在新站 6 米以下引用柱列做為垂直元素,呼應舊站開口比例,塑造立面一致的節奏感。整體意象尊重老車站為主體,新站退居輔助地位。

高架化的新站外型就像大鵬展翅,站體頂部達37 公尺,約十二層樓高,是全台最高的火車站。車站地面層為車站入口、旅運設施、商業空間,穿堂層是車站大廳、運務、購票空間等,向東西側銜接月台乘車空間。鐵道文物藝術中心以舊站為主要入口,通達一樓及二樓主題商店、小劇場、鐵道迷俱樂部等;舊月台展示如火車頭等大件實品,由站前廣場可自由進出觀賞。不論是新站月台或大階梯,都可看到古蹟建築物,讓舊站本身成為具有生命力的展示對象。

不同於以往將舊建築物拆除的做法,新舊共存的做法,不但完整留下具有藝術、科技、人文價值的古蹟,還以虛空間串連新舊兩站,以建築元素之比例與節奏互相呼應。退讓,使各式活動空間順暢串連,少了咄咄逼人,也多了尊重與傳承。




魔鬼藏在細節裡

車站站體、月台與轉運站屋頂採用鋼構造型雨棚,為了減少落柱對地面層的干擾,也因為車站需要大型空間來緩衝川流不息的人潮,設計上大膽採用九大墩柱、三十六根分岔支柱。月台上則設置四十五列柱,柱與柱間規律為12米間距,其二節柱共有180支。除了鋼構構件種類及數量繁多,更挑戰的是,主跨距足足有 137 米,橫跨站區南北,利用輕巧的圓桿組接成桁架,以飛躍的弧形劃過天空,懸挑跨越月台及穿堂。

考量人工照明容易耗電,設計上結合自然採光以降低耗能。但屋頂條狀的採光天窗會帶來直射熱量,人多的場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含量也多,兩項條件均加重對一般建築物空調系統的負荷,此處斧底抽薪無設置空調設備,改以挑高及隔熱來對應挑戰,達成通風丶降溫的目的。

候車月台棚架以波浪型金屬板跨接月台兩側;位在中央的曲面則為三度空間形狀,以異形平板逐片組裝,解決銜接困難,兩種做法都採用超過25公分厚度內藏隔熱板。由於玻璃天窗與金屬板的材質及構成方式相異,必須將天窗略為抬高,再疊放在金屬板上,不僅解決了工程的挑戰,在設計上也強化了造型的立體感。

穿堂層的天花板以脫縫方式,間隔懸掛輕巧的玻璃板與烤漆金屬板,小心收納上方配管;沿著長廊一字排開,呈現一種規律、數大便是美的質感。走上月台的階梯,照明燈具被乾乾淨淨的收藏在不銹鋼扶手下方。月台上柱列沿軌道方向整齊排列,為了符合跨矩增大、柱數量減少的要求,上端設計樹枝狀造型的分岔二節柱,轉接處以焊接方式而非螺栓鎖定構件,得以呈現乾淨俐落的效果,焊接處均細緻磨光,更顯用心。




你我共享的都市大廳

往日地面的火車軌道與候車站,阻隔了兩側道路,讓都市活動不易跨越軌道而延續串連。隨著新式的交通建設觀念,訴求將公共空間讓予都市活動使用,主角是民眾而非車輛,釋出更多行人活動空間,代表回歸都市應為人性而設計的理想。

新站站體沿道路廣設綠帶,讓喬木增加綠意也降低了車站的量體感,並阻絕隨意臨停上下車的行為,以維持行車順暢和安全。原本斷裂的都市空間,終於因車站及橋下空間引入綠帶及自行車停放,縫合了道路兩側的活動。此外,車站高架化後,地面層的公共空間與站區兩側的連通關係跟著改變,地面層空出來成為購物空間,讓附近的商業活動可經由廣場漫流進入車站,以活絡整體商圈。人們在商場區購物或穿越,可以大幅擴增車站的原始功能,朝向多元化發展。




原文出處:陳嘉芸,《台中好生活》2016年10月號,第6-9頁
http://www.taichung.gov.tw/public/data/112010/6102814432671.pdf

插圖來源:張樞建築師事務所
http://www.shuchang.com.tw/project-detail.php?p=74619_taichung-train-railway-station01.gif&pageNum_rs=5&i_id=3&id=83

TOP















TOP

中市府力推大車站計畫 台中車站廣場明動工

最後異動時間:2018-01-14

配合鐵路高架化,台中市政府推動「台中大車站計畫」,重塑站區都心,活化舊市區再生。其中台中車站廣場(廣6)工程規劃廣場設置舖面、植栽綠化,進行周邊區域道路及人行道調整、無障礙通路設置等,為大台中首要入口打造兼具現代化與歷史風貌的新門面。推動期間歷經都審及交維問題,交通部鐵工局代辦廠商解約,之後市府接收並重新發包,明(15)日將啟動工程,預計今年8月中旬完工。

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,台中大車站計畫每個工程細節環環相扣,各個介面更需要溝通合作,才能順利執行計畫藍圖。未來台中車站廣場(廣6)工程將改善整體都市景觀,廣場將設置舖面、植栽綠化,也進行周邊區域道路及人行道調整、無障礙通路設置,為民眾打造更安全、舒適的現代化休閒活動場域,同時搭配路型調整與景觀設計,讓現代化廣場及綠意休閒意象,與百年老車站景觀共融,打造台中市國際化入口嶄新門面。

建設局表示,因應鐵路高架化第二階段通車,「台中車站廣場(廣6)工程」之前由鐵工局中工處代辦,於105年12月6日開工,但期間因都審及交維問題遲未能通過,導致工程停工,施工廠商因停工提出解約,工程停頓。

為推動大台中願景實現,建設局與交通部鐵工局於去年11月9日,終止「台中車站廣場設計、施工」委託代辦,由市府接收辦理,並重新發包,工程經費約1億1,800萬元,明日將正式開工。

建設局說明,工程範圍涵蓋建國路及中山路、台灣大道等路口,為有效減少施工期間對站前交通影響,工區劃分為A、B、C、D、E共5區,分兩階段進行。第一階段明日進場,施作A、B、C工區,預計今年5月20日完成;第二階段則進行D、E工區施作,配合開放已完成工區供通行使用,預計今年8月中旬完工。

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,原本在台中火車站的機車及汽車臨停接送區,將外移到火車站廣場前的建國路上,搭乘計程車則維持在建國路上靠近中山路口的排班區。公車族上下車因站位未調整,則完全不受影響。

因廣場施工,交通局呼籲行人請沿行人通道指示行走,並由行穿線通過路口,勿擅自穿越道路以免發生危險。建設局也表示,屆時若鐵工局辦理的新台中車站工程完工,台中車站將呈現全新樣貌,加速台中大車站計畫藍圖成形,工程期間造成民眾及用路人不便,也請市民多加體諒。

http://www.taichung.gov.tw/ct.asp?xItem=1951698&ctNode=24068&mp=1001D






TOP

返回列表